图表:大国外交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 周大庆 编制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大国外交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系列述评之八
新华社记者刘华、白洁、郑明达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国际局势风云激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大势,谋大事,积极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完善中国外交方略与布局,开创对外工作新局面,引领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
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征程波澜壮阔,步履铿锵……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因应世界格局演变,中国把握新方位推进新战略,与世界各国结伴同行、谋求共赢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
明确自身方位,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走好脚下的道路。
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三个“前所未有”,标注下当今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也成为中国外交新的时代起点。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外交工作亦是如此。
进一步强化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先后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加强对外工作战略谋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对外工作全局,统领各方协同发力,引领中国外交攻坚克难、胜利前行。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中国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不断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图表:中国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新华社记者 秦迎 编制
这是中国元首外交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全覆盖”:5年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8次,时长193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
这是中国伙伴关系网络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全覆盖”:5年来,中国同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新建或提升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建立的伙伴关系总数增至100个左右,从大国到周边,从发展中国家到多边领域,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经略周边,开拓周边。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5年来,习近平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理念,致力于带动周边国家一起繁荣,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积极运筹大国关系。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高水平,推动中美关系稳中有进,打造中欧四大伙伴关系……中国外交的大国关系框架清晰而稳定。
——不忘底色,夯实基础。真实亲诚,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扎实推进;中拉五年合作规划正全面落实;“1+2+3”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务实合作升级换代;与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合作风光正好,蹄疾步稳。
——多边舞台,精彩纷呈。从联合国到二十国集团,从亚太经合组织到金砖国家,从东亚区域合作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双边与多边结合、主场与客场融通,中国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中国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海里击水中流,贡献正能量。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举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和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这是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前的“丝路金桥”景观作品(2017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2017年5月,北京雁栖湖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举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和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
源自历史,指向未来;中国倡议,应者云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4年间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开辟巨大空间。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中国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积极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对外开放“制度高地”……立足国内,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谋求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冰岛、瑞士、韩国、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取得实质进展;坚决反对保护主义,致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放眼海外,中国全方位开放态度鲜明,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为推动全球增长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推出新方案采取新举措,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勇于担当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
这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这是一个东方大国的自信与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与胸怀。
捍卫和平正义,中国始终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2015年9月3日,中国首次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高云淡。
中国首次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同65位外国领导人等政要登临天安门城楼,宣示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决心。中国人民对二战胜利的重大历史贡献得到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同。
铭记历史,拥抱未来。
从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到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最高领导人向世界发出中国全力支持联合国事业和多边主义的明确信号。
建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业……中国以行践言,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成为日益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全球治理,中国重视程度从未如此之高,参与程度从未如此之深。
强化顶层设计,提出中国理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进行集体学习,为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作出战略规划;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一系列多边峰会,全面阐述中国全球治理观,引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走向。
登高望远,贡献中国方案——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倡导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
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时代;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推进“金砖+”合作模式,推动建设更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跃居第三位,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代言,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这是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IMF总裁拉加德(中)、IMF副总裁张涛(左三)、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金中夏(右三)、IMF秘书长林建海(右二)等合影(2016年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积极有为,发挥中国力量——
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出任国际组织“一把手”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跃居第三位,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代言,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推动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中国展现长远眼光,贡献合理方案。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提出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的“双暂停”倡议,以及并行推进半岛无核化与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的“双轨并行”思路;
在中东问题上,提出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力促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稳定;
在南海问题上,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始终致力于同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争议,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提前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
劝和促谈,积极参与伊朗核、叙利亚等问题解决进程,中国有主张、有行动,有智慧、有力量,发挥了独特建设性作用……
有作为,才有地位。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扛起更大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部以“中国梦”为原点的治国理政方略,3年间已出版23个语种,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50万册。这是一名波兰读者在首都华沙的书店内翻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6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序 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引领人类发展未来方向,中国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胸怀天下、着眼未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理念新主张,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
这是融通中外、交相辉映的伟大梦想——
“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简洁的文字、最生动的意象、最深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梦”一词,向世界宣告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进而赋予其深刻的世界意义,唤起国际社会广泛共鸣。
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部以“中国梦”为原点的治国理政方略,3年间已出版23个语种,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50万册。
一种愿景意蕴深长:中国梦、亚太梦、欧洲梦、非洲梦、拉美梦、世界梦……梦想,最没有隔阂的语言,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架起友谊与合作之桥,传递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期待。
这是指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清晰路线图——
从新型国际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正确义利观,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从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到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外交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超越以零和博弈、强权政治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学说,科学回答了中国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等重大问题,为未来国际关系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
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阐述“五位一体”总布局、总路径,为人类发展擘画蓝图,展现出深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哲学思考、深厚的天下情怀。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盛赞中华民族的世界精神。面向未来,他认为,“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这种世界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新的历史起点,新的伟大使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